
开学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通过立足于学校实际,不断探索少年宫社团活动为载体,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营造出和谐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本学期开展的课后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热情,让他们会劳动,爱劳动,善劳动,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一、齐心促发展,校内分工明
经过学校行政班子讨论,确立以龚德东副校长为课后服务劳动教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一方面在校园内设立环保环卫站,对校园内的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另一方面在校内开展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方式,呼吁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二、试点先行,校内示范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推荐我校五(2)班为试点班。龚老师将学生成立分类小组和回收小组,分类小组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放置,回收小组负责打包好分类了的垃圾,确保回收后的物品得到有效整理。学生对学校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制定好每天早、中、晚的回收时间。一方面为学校干净环境卫生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环保意识。不断汲取实施管理上的经验,使活动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并给其他班级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推广打好基础。
三、大刀阔斧,全面推广
经班级的试点,该项活动效果超出预期。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经学校行政班子的集中讨论,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活动在中高年级中进行宣传与推广。
在试点班的成功案例之下,我校多个班级也开始了垃圾分类收集。学生在这项课后服务劳动实践活动中,不但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领,加强了环保意识,而且体会到了父母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