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在这样一个人间花锦簇,四季初始的美好时节,黔南州2022年“学思行悟”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大赛活动在黔南大地徐徐拉开帷幕。我有幸参加了镇级、县级、州级的比赛,见证了无数小语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的艰辛历程。
在众多的追梦人中,我是幸运的。俗话说:“经得世上三月寒,终获人间四月暖。”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最美四月,我参加了2022年4月26日—4月29日在都匀市第四完全小学举行的黔南州2022年“学思行悟”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收获颇丰,感触良多,现就亲身经历感慨如下:
一、“学思行悟”的思想意义
“学思行悟”是目前黔南州课堂教学改革五年行动计划,暨将“优学、启思、引行、领悟”四个主要环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内容涵盖学前教育(大班)、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覆盖的广度。
二、课程标准的把握疏理
一节课的教学思路的疏理,离不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把握,要想备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还要对现行的课程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要备好一节课,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者是本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至少要对执教内容所在的单元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次技能大赛就出现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出现对单元目标不清楚,教材内容没有做好前后衔接,以至于所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契合教学要求,有的目标定得过大,在课堂上无法有效落实。故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不能光从网上下载,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具有针对性的修改疏理,目标要做到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三、教学设计的细节把握
教学设计是反映一节课好坏的一面镜子,观课教师和评委对一节课的初步感知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能带给观课教师和评委无限的遐想。教学过程虽然只是落实某一单元的某一个板块的教学内容,但教学设计要呈现教学的完整性,简单来说要注意以下细节:
(一)教学设计的封面要精美
教学设计的封面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但一个精美的教学设计封面,会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因为有时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建议赛课的教学设计最好是有一个漂亮得体的封面设计,这样会为教学设计增色不少。。
(二)教学内容要前后衔接
如果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简案附在教案前面,这样能很好地衔接好本节课所要执教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要体现文本。
建议在教学设计中附上所执教的课文页,这样有助于听课教师和评委能很快对教学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知。
(四)教学设计要为课堂服务
教学设计中体现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落实。不能光在教学设计上喊口号,而课堂教学没有落实,课堂教学不能出现空头支票的现象。
(五)教学设计要学会留白
教学设计要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因为课堂生成有时是无法预料的。要根据课堂的实时情况而定,不要把老师的每一句话和学生的每一句话都预设进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了悬念,听课教师和评委会对教学产生懈怠感和审美疲劳。本次活动应该就有教师上交逐字稿教学设计。
四、评课稿撰写要求
评课稿的撰写是反映一位教师个人能力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之一,所谓“进得了课堂,说得出名堂”。好老师不光能上好课,还要能在听课的时候扬长避短,在评课中取长补短。针对本次技能大赛活动。专家建议评课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评课稿应该有一个响亮的标题
评课稿就是一篇文章,一篇好的文章肯定都会有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因为好的标题是吸引读者往下阅读的催化剂,所以老师们在撰写评课稿时,可以根据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能起到点睛之笔的标题。本次技能大赛活动部分教师评课稿就没有写标题,本人就是其中一个,实属遗憾。
(二)评课应该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
评课稿不能光有优点,没有缺点,任何一堂课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在观课时能见微知著,敏锐地发现不足,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点评要一针见血,毫不含糊。本次活动有的教师只说到点上,没有进行深究,指出了缺点,同时还要有方法指导。
五、三笔字、朗读要重视
(一)三笔字要重细节
作为语文教师,三笔字是必须达标的一项技能,语文教师技能大赛更是必须要评价的指标,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都要重视起来,还应该勤加练习。这样才有可能在高手如云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旗开得胜。同时还应该注重一些细节,比如要精心准备好适合自己书写习惯的钢笔,准备好创作书法作品所需的文房四宝。哪怕是书写的纸张都应该挑选适合自己的,因为精美的纸张不但能让作品显得高端上档次,可能还会掩盖住作品中的细微瑕疵。
(二)朗读要重情感
动情的朗读会让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时光能读准字音,远远不够。除了普通话水平要达标外,还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恰到好处的语速、语调和语气读好人物的对话,读出人物的情感。这需要教师在平时多多加以训练,如果临阵磨枪,可能就无法酝酿出好的朗读情感。
六、课堂教学显智慧
课堂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呈现一节课的方方面面。通过本次技能大赛活动的课堂展示,专家认为,所有教师的语文意识更强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强调了学生的定位,以学生为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多元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机制以及评价语的使用,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设定的评价方式也要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只有一个空壳式的教学评价方式,一定要将评价方式融入课堂,为课堂服务。另外,课堂上的评价语要根据课堂生成而巧妙恰当的运用,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要多备课堂的生成,不能只是死记自己之前准备好的评价语,这样一旦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教师可能就会无法应对,或者不能巧妙地应对。比如:本次活动的一个参赛选手在执教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时,当有学生答道:“损坏图书要坐牢”时,课堂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老师就顺势说:“对,要做班里的牢。”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在准备评价语时建议更多的是准备课堂的生成,而不是一味地熟记自己的那些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要把问题想得全面些。同时,教师的激励方式要多样化。
(二)教具的使用要恰当
教具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适当的使用教具有助于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但过度地使用或走过场一样的使用教具,不但达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还显得是画蛇添足,舍本逐末。在本次的技能大赛活动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精心制作了小动物头饰,让学生在朗读时佩戴着头饰来朗读,而这个头饰就只是学生在朗读文本时戴一下而已,其余时间都没有使用。鉴于这种蜻蜓点水般的教具使用,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学生的朗读完全可以通过情感、动作和语调的变化达到朗读的效果。所以这种不起多大作用的教具,不用也罢。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巧用
现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精美的图片可以增加学生的想象,视频动画的巧妙使用,可以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次技能大赛,我在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时,为了能将学生讨论制作出的图书借阅公约呈现出来,同时又要兼顾到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使用了用语音鼠标转化为文字的呈现方式,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达到了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教学目标。得到了专家和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专家认为这就是课堂的亮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体现了口语交际要围绕“说”来展开教学的课型特点。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可以给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随文识字不容忽视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的语文课堂都在重视随文识字教学,但随文识字不能只是肤浅的注重形式,而是要将随文识字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中,要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同时把课文中的每一个要求识记的生字都烂熟于心,这样才能达到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牢根基的作用。专家指出:本次技能大赛,大部分教师的随文识字教学只是走马观花,形同虚设,生怕在识字环节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的教学任务。因此专家建议: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把目标定得过大,要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一节课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取舍和侧重点。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小组学习本应该是学生进行深层次问题探究的一个过程,是为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和拓展延伸做好铺垫的。但是有的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的是问题设置不够具体,学生无从下手;有的是将问题设置得不够精准,难度较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因此建议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做好教材内容的疏理,根据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设计出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更好地展开交流合作。
一堂课,宛如一块玉石,要经过无数次的精心雕琢,才能呈现它的美,也许无论怎样雕刻都会留下缺憾。但这种磨砺的过程能让人成长,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虽有遗憾,但却能在不经意间捡到宝贝。细品,这种遗憾何尝不是激励我们一路向阳的一种美。(李金学)